臻品医书临证综合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男科中医五官科中医骨伤科针灸推拿医案医话杂集食疗临证各科内经典籍难经典籍伤寒典籍金匮典籍温病典籍中基典籍中诊典籍本草典籍方书典籍背诵专区备查宝典基础典籍体外胚胎培养文献下载卵巢保养文献下载女性不孕不育文献下载女性生殖功能文献下载男性不孕不育文献下载男性生殖功能文献下载胚胎移植文献下载试管婴儿文献下载糖尿病文献下载冠心病心绞痛文献下载风湿病文献下载肾炎文献下载高血压文献下载高血脂文献下载肾衰竭文献下载代谢综合征文献下载AcupunctureChinese Medicine臻选文献止咳类清热类祛风类活血类安神类利尿类发散类固涩类杀虫类理气类补益类止血类温理类消食类开窍类化湿类润下类止痉类生肌类涌吐类臻识本草经络腧穴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美容康复疗法学方剂学妇科按摩学方剂学2黄帝内经金匮要略饮食与儿童健康心经五百年来王阳明伤寒论-郝万山刘渡舟-伤寒论伤寒论--李赛美神农本草经中药学-张延模医古文-孙中堂臻荐视频天臻养生原创养生书籍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功法养生大讲堂1.曲黎敏《黄帝内经:养生十二说》2.曲黎敏《黄帝内经:养生智慧》3.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曲黎敏讲八段锦4.师说四季养生讲透方剂养生视频养生指导体质辨识养生案例促销人参灵芝鹿茸保健品茶饮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南美洲欧洲亚洲环球中医天臻人才库招贤榜医生自我展示医生培训微视频天臻微文

身体2个“祛湿口”,一个化湿、一个排湿!没事多按按,排出湿气!

发表时间:2022-04-28 16:45

每逢春夏之际,各种祛湿产品的广告铺天盖地,仿佛在告诉大家:湿气即将来临,大家各就位,祛湿大战即将开始!

俗话说,十人九湿。面对湿气,许多人恨不能除之而后快。但苦恼的是,这湿气究是个什么东西,怎么老除不掉?

黏糊糊的湿,为何缠绵不去?

《黄帝内经》曰:“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

作为六气之一,“湿”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润养人体,一旦缺失,人就会变得干巴巴。

可如果湿气过重,则会成为致病因素,表现在机体,则会遏制气机,气机上通下达不畅,使人浑身不对劲。

那湿气究竟打哪来?为何总是缠绵不去?

其实,湿气分2种——

1.外湿,即环境中的湿。如南方地区普遍全年潮湿,回南天、梅雨天时,更是湿上加湿,此时,湿邪易从外侵袭人体,称之为外感湿邪。

外湿难挡,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潮湿天,关好门窗,避免湿气入室;衣服没晒干,切勿往身上套,以免湿邪侵身。

2.内湿,即人体自产的湿。当体内水液运化障碍时,会使得湿邪内生。

这主要与脾胃功能有关。脾主运化,脾气强时,水液就能正常运化转输;如果脾气虚弱,则运化水液的“功力”大不如前,水就会在体内停滞、堆积,从而导致水湿内停,湿邪内生。

湿不湿,看舌头

常说湿气,那我怎么知道体内有没湿气呢?

推荐大家一招:看舌头。

中医认为,正常人的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即舌体灵活柔软,颜色淡红,大小适中;舌苔色白,薄薄一层,干湿适中。

但如果体内有湿,就会出现2个特征:胖和腻。

胖:舌体胖,两侧边缘可见齿痕。这主要是脾虚,水湿得不到运化,导致舌体庞大,边缘受牙齿压迫。主脾虚和湿盛。

腻:舌苔颗粒细腻致密,刮或揩都难以除去,而且舌苔表面有一层油腻状的黏液,或感觉舌面湿漉漉、滑溜溜,口中有发甜的感觉。主湿浊内蕴。

若有以上特征者,该好好祛湿了。祛湿有什么好法子?推荐大家2个穴位”和“1味药”。

身体有2个“祛湿口”,

一个化湿,一个排湿

阴陵泉穴:健脾化湿

取穴:在膝盖下方,沿着小腿内侧骨往上捋,向内转弯时的凹陷处。

阴,水也。陵,土丘也。泉,水泉穴也。阴陵泉为脾经之合穴,而脾有运化水湿之功,在临床上,阴陵泉有“健脾利湿第一穴”之称,可用于各种水肿、黄疸、心胸痞满、小便不利之症。

日常可通过按揉、刮痧等操作,刺激阴陵泉穴,从而达到健脾祛湿的效果。

①按揉

每天坚持按揉10分钟左右。同时,可配伍按揉足三里、承山、丰隆3穴。

Tips:按揉以上穴位时,会有明显的酸胀感,坚持按揉一段时间后酸胀感减轻,这是湿邪渐散的征兆。

②刮痧

取刮痧板(或光滑、钝圆的物件如汤勺、牛角梳炳等),在阴陵泉穴上涂上刮痧油(甘油、润肤油等黏稠润滑的液体即可)。然后,使刮痧板与皮肤成45度夹角,施行刮痧。

注意,力度由轻到重,以耐受为宜,刮至皮肤发热、发红即可,建议隔天进行一次,刮23分钟为宜。

可配伍刮血海、丰隆、承山3个穴位。

委中穴:畅通水道

取穴:膝后区,腘横纹中点。

委,堆积也。中,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湿热水汽在此聚集。

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而膀胱经作为人体最大的祛湿排污通道,委中穴是这个通道的排污口,如果此处不通畅,湿气便排不出去,就会导致关节炎、腰痛等疾病的发生。

具体操作:每周或隔周腘窝处连续拍打5~10分钟,会出现青、红、紫、黑等类似刮痧时候的出痧反应。

同时拍打腋窝的极泉穴和肘窝的曲池穴,能增强祛湿效果。

“祛湿药”很多,医生偏爱这1

除了穴位祛湿,食疗祛湿为很多人喜欢。

谈论起祛湿食材,一说一大堆:薏米、白扁豆、赤小豆……诚然,它们都有祛湿的功效,但有一种食材,却为很多中医所偏爱,那就是“茯苓”了。

有句话说“十药九茯苓”,意思是中医开的药方里,十有八九会有茯苓。

茯苓药性平和,既可驱邪,又可扶正。这就意味着,它利水而不会伤正气,实为利水消肿之要药。难能宝贵的是,不论是寒、热、虚、实诸证,茯苓配合其他中药服用,均可发挥其独特功效。

药食两用的经典名方——四神汤,其中便有茯苓。

四神汤由茯苓、莲子、山药、芡实组成,能健脾益胃。而脾能运化水湿,脾好了,运化水湿的能力自然也就强了。

煲汤时,每样10克左右,可单独煮汤,也可以煲骨头、猪肚汤时加入“四神”,按常规煲汤操作即可。

需注意,虚寒精滑者忌服。

本文转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养生推荐
   请扫码关注